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58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

月望天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唐钎李邺,也是实力派作者“月望天涯”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穿越大宋迎娶末代帝姬,剧情是否有些老套?那就再加一位大金公主,享齐人之福。驸马不可纳妾?哥们都穿越了,还在乎这个?待到本公子开疆拓土之时,高丽、大理、西辽、西夏、波斯,都得送公主来和亲。吐蕃就算了,他们的公主不爱洗澡。...

主角:唐钎李邺   更新:2025-01-18 22: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唐钎李邺的现代都市小说《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由网络作家“月望天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唐钎李邺,也是实力派作者“月望天涯”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穿越大宋迎娶末代帝姬,剧情是否有些老套?那就再加一位大金公主,享齐人之福。驸马不可纳妾?哥们都穿越了,还在乎这个?待到本公子开疆拓土之时,高丽、大理、西辽、西夏、波斯,都得送公主来和亲。吐蕃就算了,他们的公主不爱洗澡。...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精彩片段

昨夜的一场大火接连烧了紧挨在一处的三间屋子,让原本就很是萧条的幽州城更显破败,看着已然成为焦黑一片的火场,听着周遭民众的低声议论,唐钎的内心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
这年头,天灾人祸不断,人命如草芥一般,一场大火导致七人丧命,到头来也只不过是草席一卷,扔进城外的乱葬岗了事,连个姓名都未曾留下。
强忍着看到那几团焦黑尸体所引发的不适,唐钎快走了几步,扶着街角的墙头弯腰干呕了片刻,胸口的恶心这才有所缓解,想到自己未卜的前路,他强打起精神,向着城中的临时指挥所疾步而去。
只可惜唐钎来的不巧,指挥使完颜逊出城巡查未归,而他只说是有要事求见,却并不说清楚是何要事,这使得接待他的金兵感觉到一阵烦躁,若非碍于他大宋使官的身份,唐钎早被赶了出去。
眼看日上三竿,时间已然接近午时,外面一队军卒踏马而来,完颜逊刚刚翻身下马,立即有下属上前拉住了缰绳:“王爷,所内有宋国使官唐钎求见。”
“唐钎?大宋户部侍郎唐烁之子?”完颜逊的眉头微皱,“他是否为一人独自前来?”
下属点了点头:“王爷是在担心对方会有什么应对之策?”随即轻蔑一笑,“根据属下昨日的观察,这就是一位大宋皇都之内的纨绔子弟,根本不足为虑。”
昨日在驿站大厅之内唐钎那娇生惯养的模样他可是全都看在眼内,这样一个贪图享乐吃不得半点辛苦的富家子弟,又如何能影响到大金的暗自部署。
“属下估计,那唐钎此番求见,只怕是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能够得到一些改善,或者让他尽快返回东京,好继续过他的悠闲日子罢了。”
完颜逊闻言发出一声冷笑:“既然进了幽州城,哪有如此容易便能回去的,姑且听听他打算与本王谈些什么。”随即一马当先步入议事大厅,果然见到一名身穿大宋制式青色官袍的青年男子正立于一侧朝着自己恭敬行礼。
完颜逊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将眼前这位年轻人从上到下审视了一遍,对方的身高倒是与自己相当,只是肌肤白皙如玉,体型太过消瘦,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模样,或许在宋人的眼中,这的确是一位懂得附庸风雅的谦谦公子,但在身经百战的完颜逊看来,就唐钎这种货色,连在他帐前站岗护卫的资格都没有。
简单的回礼过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完颜逊的嘴角噙着微笑斜着身子面向唐钎:“不知唐使官此番前来,到底所谓何事?”
完颜逊口中所说的是金国语言,唐钎自然不懂,他也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对方身边的侍卫,在听了翻译之后,脸上的神色突然一暗,轻声叹了口气:“听闻昨夜城内走水导致七人死于非命,在下震惊之余深感惋惜,不过逝者已矣,在下觉得如果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或许可以少一些如此惨烈的人间悲剧。”
完颜逊闻言则是一声苦笑:“我大金比不得你大宋地处中原气候宜人,北方的严冬凛冽,若是不能以明火取暖,想来冻死的人则更加不计其数,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
明火危险,这同样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单单是因为用火不当而导致丧生的每年同样也有不少,此外还有无缘无故在睡梦中被呛死之人也不在少数,不过相比于所有人受冻致死,这样的损失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大宋有大宋的精致,大金同样也有大金的磅礴,殿下也不必妄自菲薄。”虽说完颜逊的脸上波澜不惊,唐钎又怎会听不出对方话中所隐藏的含义,中原地区的生存环境相比于关外而言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如今的大宋孱弱,怎么可能不会引起这些外族的觊觎,曾经的辽国如是,如今的金国也一样。
“下官此番前来,要说的正是与冬夜取暖有关,不知指挥使殿下有没有兴趣一听究竟?”短暂的对视之后,唐钎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明火取暖的弊端有两点,易燃与使人窒息而亡,而在下的这样东西,可以完全规避这两项风险的同时,还能令室内保持足够的温度,不说有温暖如春之感,安然度过整个寒冬却是毫无问题。”
“大宋竟然还有如此神器?”如果唐钎所说的东西真能够解决燃烧炭盆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完颜逊倒是不介意继续耐着性子听下去,“不知阁下所说的到底是何物?需要用何种材料制作?”
完颜逊有了兴趣,这让唐钎心中的担忧立时少了几分,无论如何,能够帮金国改善一下民生,这样的功劳即便不能让自己在幽州横着走,性命之忧应该还是能暂且压制住的吧。
想到了此处,唐钎的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意:“在下所说的器物名为炭炉,打造的工艺也并不复杂,只需要将生铁锻造成板材......”
“慢着。”
唐钎正打算将炭炉的工艺简单叙述一遍,只是他的话才刚刚说出口,原本饶有兴趣的完颜逊立即出声打断,而对方那略显阴冷的口气更是让唐钎的心脏猛地一跳,突如其来的杀气令他的后背感觉到一阵冰凉。
只是让唐钎心中纳闷的是,他似乎还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怎么就触怒到了眼前这位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性格却是这般喜怒无常的少年将军。
“你刚才说什么?这件器物需要以生铁打造?”
随着这个意思问题的抛出,原本还在疑惑之中的唐钎在瞬间感觉身子凉了半截,他还真是大意了,只想到用炭炉取代炭盆可以很好地解决金人取暖的问题,却没有想到这个年代的铁矿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何等的精贵,尤其是如今的战事不断,金国需要开疆拓土,几乎所有的铁矿都被用来打造兵器,又怎么可能会将如此稀珍的资源浪费在这等可有可无的东西上面。
“就连你们大宋,也有分管盐铁的专属衙门,这东西可不是普通人能够触碰的,唐使官此举,可是触犯了禁忌,要杀头的。”
“是在下孟浪了。”唐钎伸手抹了抹额上的冷汗,古代的食盐和铁器的确是不能轻易触碰的两样东西,自己在这时候提出动用金国的铁矿资源,简直与让他们丢掉武器缴械投降无异。
“罢了,就当本王没听见,不过还请唐使官务必谨言慎行,若是出了这个门之后再有什么疯话传出来,本王可不见得能够保住你。”
“下官考虑不周,险些犯下大错,多谢指挥使殿下宽宏大量。”唐钎站起身,朝着完颜逊拱了拱手,“下官这就回去重新思量,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案,这就先行告退。”
完颜逊朝着唐钎点了点头,果然没有追究的意思,目送他急匆匆出了指挥所,身边的侍卫这才嗤笑开口:“能想到用铁矿打造这等对打仗毫无用处的器物,只为了冬日取暖,此人果然只是一个纨绔。”
完颜逊也表示深以为然:“若是大宋尽是这些只会贪图享乐,毫无血性可言的废物,我大金何愁不能问鼎中原。”
“所以咱们又何必固守幽州,率军南下直取汴梁城岂不是更好?”
完颜逊瞪了自己的侍从一眼:“盛京尚未攻克,这时候攻宋便是腹背受敌,放心吧,总有南下攻宋的时候,又何必急于一时?”


指挥所的大门外,正在来回踱步的小七瞧见唐钎急匆匆而来,立即迎了上去:“公子谋划之事可还算顺利?”
唐钎一声苦笑,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招呼小七快走:“此地不可久留,先回去再说。”
后世里所用的铁质炭炉是在没有实现集体供暖之前比较常用的取暖设备,唐钎以为凭借这项独有的发明可以在改善金国民生的同时,也能令自己目前的处境能够稍微乐观一点,但他没有想到,如今的铁矿可是非常珍贵的稀有资源,全都处在国家的管控之下,他提出这个设想,无异于是在自己找死。
原本还想着献出这个新事物来与对方交好,没成想反倒是将自己朝着断头台的方向送了一步,简直是就自寻死路的昏招。
一个不小心就能掉脑袋的时代,还真是不好混啊。
唐钎在心中感叹,脚下的步伐可不敢有丝毫地松懈,见自家公子是这样一个状态,紧随其后的小七自然也能猜到事情的结果:“实在不行就按照之前的商议,等天气转暖之后寻个机会,我护送公子闯出去,只要出了幽州地界,咱们就算是有了活路了。”
说着话,小七下意识地感觉到自己的右脚长靴里一个长条形的硬物,那是公子在东京时用了小半年的时间费尽心力才打造出来的一柄削铁如泥的匕首。
“此乃下下之策,万不可轻易使用。”唐沭考虑了片刻,还是否决了小七的提议,“先不说咱们到时候是否真能逃出去,我全家可都在东京城内,如果金国迁怒,我可就成了家族罪人了。”
若是孤身一人,唐钎自然没什么顾忌,但他可不能让唐家整整三十六口都因此受了牵连。
“何况取暖设备又不是只有炭炉一种,只不过这是最方便打造的东西而已。”等他回去研究一下,搞出地暖来也不是不可能。
主仆二人在幽州城的大街上疾走,想要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在即将穿过城门返回驿站之时,身后一声马斯传来,还是有人将他们拦在了城内:“唐使官留步,我家主人有请。”
来人端坐在马背至上,虽然语气平和,那居高临下的架势还是唐钎心中发出一阵暗骂,表面上不敢有丝毫的异色的他朝着来人拱了拱手:“不知你家主人......”
来人一扬手中的马鞭,很是不耐烦地打断了唐钎的问话:“让你去见,跟着便是,哪里来的如此多废话。”
他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一边的守城兵卒:“一会有人来牵走。”随后朝着唐钎一招手,“随我来吧。”
纵然有一百个不愿意被呼来喝去,唐钎却也不敢有反抗的念头,只能与小七对视一眼,跟在来人的身后向着来的方向重新折返回去,三人一前两后在城中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完颜逊所在的指挥所。
正在唐钎在心中计较该如何应对之时,来人却并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穿过一边的巷子,带着两人来到了侧门,从这里走进了另外一处幽静的别院。
“两位稍后,我去请我家主人。顺带给你们一句忠告,问什么便回答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想必不用我再提醒了吧。”
对方的看上去是在提点,实则是在警告,对于如此态度,唐钎敢怒不敢言,谁让如今的幽州城是金国的地盘呢。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金国大汉轻哼了一声,随即转身而去,留下心中忐忑不安的唐钎主仆二人,完全猜不到对方想要玩什么花样。
很快,转角处传来了些许动静,唐钎与小七立即整装而立,却见一前一后两名女子自外面的回廊里走了过来,在唐钎的面前站定。
难怪刚才的那位大汉在临走之前有过那样的嘱咐,能够在这幽州城里驱使金兵的人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身份,但这年头女子抛头露面世所罕见,至少在摒弃大唐遗风,女子地位急速下降的北宋,这是有违礼数的。
来的两名女子全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妆容打扮与唐钎之前所见的中原女子风格迥异,不过倒是应了后世对此地的一句称赞,东北的姑娘就是水灵,唐钎只是瞄了一眼便迅速低下了头,也不得不感叹,这两名少女竟然让他对金国的好感上升了那么几分。
可他完全不清楚对方的身份,想要躬身施礼,双手抱拳举举在面前,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如此窘境还是让对面的两人轻笑出声。
感觉到唐钎抬头看着自己,为首的那位少女轻咳了一声收敛笑意,双手别在了身后,她装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歪着脑袋看向唐钎:“知道本小姐让人叫你回来,是做什么吗?”
“姑娘会说大宋的语言?”对方一开口,竟然是一口流利的大宋官话,这倒是让唐钎感觉到了一阵亲切,随即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立即后退一步将头又低了下去。
寄人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
“还请小姐明示。”
唐钎的满脑袋都是浆糊,少女也不生气,反倒是直勾勾地盯着唐钎,双眸里都是异样的光彩:“你方才与完颜逊所说可属实?当真有代替炭盆取暖的东西?”
“有倒是有,不过完颜指挥使刚才也说的很清楚,铁矿是军需资源,擅自动用是要杀头的,在下就算是有一千个胆子,也不敢再提此事......”
唐钎的话音未落,只见少女猛地一挥手,让他的讲述戛然而止:“我不管那些,我只是想知道你能否打造出来?”
“只要有精通打铁的工匠与足够的材料,照在下的方法行事自然可以成功,而且在下可以保证相比炭盆,炭炉的使用过程绝对安全,绝不可能出现走水或者使人窒息的情况,取暖效果比炭盆更佳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堪称北方严寒之地的过冬神器绝不为过。”
“很好。”得到唐钎肯定的答复,少女也不废话,从腰间摸出一块黑色的腰牌交给身后的那名侍女,“小璃,你拿着我的令牌,带这位公子去一趟幽州行营里的军需处,那里有他想要的东西和工匠,不管他有什么需求,一律照办。”
随后,少女面向唐钎:“如若你在打造炭炉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歪心思,或者根本就造不出我想要的东西,后果怎样,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唐钎旋即弯腰拱手,口称不敢。
身后的小璃接过腰牌,朝着少女行了一个女真族礼仪,再向唐钎二人招了招手:“你们随我来吧。”
在侍女小璃的领路之下,一人在前两人在后的第二次步行再次开始,而唐钎遵照金国大汉的吩咐,即便是心中有些好奇,却也没有说出一句不合身份的废话,只是埋头跟在小姑娘的身后向前走。
三人很快穿越来时的后院,这一次,小璃姑娘并没有带着他们绕圈,而是径直出了幽州北门,向着金军行营的方向走过去,不出半刻的工夫,三人便站在了行营的辕门之外。
毫无意外,辕门前的值哨军士一瞧见这三位,立即将手里的长戟往胸前一横,脸上的神色更是分外严肃,只是小璃姑娘并不等对方开口,直接将手中那枚束着一个金色穗子的令牌朝哨兵亮了亮,伴随着唐钎一句完全听不懂的契丹语自小丫头的口中说出,哨兵立即收了武器,毕恭毕敬地站在了一旁,就这么将行营的大门给三人让了出来。


为了方便双方的交流,小璃让行营军需官叫来一位会说大宋语言的铁匠,满面络腮胡的军需官领命而去,很快就再次返回,他的身后则跟着一名身体健硕,神色略却显惶恐的中年男子。
听说要见自己的是金国贵族,铁匠原本就有些心中忐忑,而在听完唐钎连说带比画的讲述之后,也不知是寒风刺骨,还是对方的话太过惊悚,铁匠不由地颤了颤身子,转头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位公子所要的材料似乎有些......”
想要打造出唐钎所说的东西,至少得用十斤生铁,那可是三柄锻铁钢刀的材料,须知道如今正值金辽大战之际,对于这类军需材料本就查得紧,即便是少了一两铁矿,若是上面追责下来,自己可是要被砍头的。
“让你做什么你就只管做出来便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虽然被骂了一句,铁匠的脸上却全是笑意,他等的就是上官的这句话。
趁着铁匠奉了口令去库房取材料的间隙,唐钎用随身携带的炭笔画出了炭炉的简易草图拿给小璃姑娘过目,小璃接过去上下扫了两眼,发现根本看不明白,也就随手将图纸交给抱着生铁返回的铁匠。
“当真只需要熔炼,并不需要捶打?”
在自己看过唐钎所画的制作图纸之后,铁匠面露狐疑之色,他打了半辈子的铁,还第一次碰上不需要经过捶打就能成型的铁器,见唐钎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铁匠抬眼看了看日头:“那倒是简单了,傍晚就能做好。”
唐钎所需要的本就只是一张可以卷动的铁皮,将生铁放在高炉里融化成铁水,再用坩埚盛出来浇筑在石板上冷却,再经过加热之后用石碾压出形状,最后用铆钉固定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锻造,制作过程倒是省事。
小璃不懂打铁,站在一边瞧了两眼觉得实在无趣,索性交代了两句转身离开,留下唐钎主仆全权负责此事。
“若是材料不够......”
“你只管去库房取便是了,不过若是今晚我家小姐用不上你所说的那个炭炉的话......”小璃姑娘的话未说完,但唐钎依旧从对方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之中感觉到了一丝尚未解除的危机。
看着小丫头离去的身影,小七忍不住在一旁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大宋的铁匠铺随处可见,也不见官府盘查,北方蛮夷果然是小地方,连铁矿都需要如此管控。”
“闭嘴。”
眼见小七即将祸从口出,唐钎立即沉声制止,随即面向另一边的铁匠,脸上带着一丝惶恐,“舍弟胡言乱语,还请老丈切莫放在心上。”
小七也察觉到自己怕是因为口无遮拦惹出了祸端,脸色变得煞白起来。
见两人的窘迫之色,铁匠淡淡一笑,将自库房里取来的生铁块尽数放入了高炉之中,随后拉动一旁的风箱,有了助燃,炉内的火焰立即跳动了起来,四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了不少。
“公子放心,老汉我打小就是老实人一个,可没那到处嚼舌根子的习惯。两位既是宋人,与自家祖上也算有些渊源,老汉断没有陷两位于不义的道理。”
有了铁匠的表态,唐钎轻舒了一口气:“听老丈话里的意思,莫非足下也是宋人?”
铁匠闻言又是自嘲一笑,手上的动作却没有片刻迟缓:“大金也好大宋也罢,时逢乱世,对于我等这些百姓而言,能活下去便是祖宗保佑,又何必平白再给自己招惹麻烦。”
话说到了这里,唐钎又岂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世道艰难,能够存活下来已属不易,眼前这位铁匠自然不会多事,以免平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双方心照不宣,同时对这类禁忌话题摆出了点到为止的态度,将重心放在了炭炉的制作之上。
有了唐钎的简易图纸和加工指导,再加上铁匠的精湛技艺,经过大半天的敲敲打打,一个算不上太过精致的铁皮炭炉总算是被打造了出来。
得到回禀,军需官立即调来一辆拉货的马车,将炭炉与唐钎主仆二人一起送回幽州指挥所。
接下来又是一阵上蹿下跳,小七在唐钎的指挥之下,在那位金国贵女闺房内的一面墙壁上开了天窗,再接好烟囱。
随着炭火被引燃,屋内的温度开始慢慢升高,丫头小福作为监工,对这般显著的效果还算满意。
“这东西果真如你所说,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是我家主子出了什么意外,你即便是有九条命,只怕也赔不起。”
看了一眼密封并不严实,四处有火光透出的炭炉,唐钎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绝大部分有毒气体都顺着烟道排了出去,剩下的不足为虑,在下愿以性命担保,如果小姐今夜有任何不适,在下提头来见。”
黄昏时分,一辆马车停在城外的驿馆门前,车帘掀开,唐钎与小七从车厢里钻了出来。
站在一边目送车夫驾车离开,两人站在略显刺骨的寒风之中,一直保持着恭敬的姿势,直到马车在风雪的掩映之中进了城,唐钎这才直起身子,小跑着进了驿馆。
“想想还真是憋屈,咱们忙活了整整一天,最后什么也没捞着。”
听着小七的轻声嘟囔,唐钎倒是不以为意:“身陷险地就得仰人鼻息,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计较这些许得失。”
说话的功夫两人路过驿馆大厅,正打算沿着过道回房烤火,突如其来的一声招呼让唐钎站在了原地。
“贤侄回来了?可否借一步说话?”
朝着李侍郎拱了拱手,唐钎做了一个前面带路的手势,三人在厅内一众使团成员的瞩目之下拐进了内堂。
来到李侍郎所住的房间,两人相对而坐,小七引燃火盆之后,回身站在了唐钎的身侧。
“不知李侍郎有何指教?”
面对唐钎的询问,李侍郎欲言又止,几经犹豫之后,这才幽幽叹了口气:“今日本官曾去指挥所递上拜帖,结果却是独坐了半天,连一个说话的人影都没见着,当初贤侄的那些警示之言,或许并非危言耸听。”
唐钎闻言先是一怔,随后露出一个苦笑,在使团赶往幽州的一路之上,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李侍郎进言,金人控制之下的幽州城就是一处龙潭虎穴,可惜他的提醒全都被驳了回来,若非看在他爹的面子,李侍郎差点就治了他一个破坏结盟之罪将他就地正法了。
今日吃了闭门羹,让李侍郎的心中升起了一丝疑虑,金方避而不见,该不会真如唐钎所言,并没有履行盟约的打算吧。
猪撞树上了知道要拐了,可眼下的局面并非用一句亡羊补牢就可以解决的,要知道他们这一群人已经是自己走入狼窝的待宰羔羊啊。
唐钎苦笑一声:“李侍郎如此说,该不会是以为晚辈如今还有什么脱身良策吧?”
“本官并非这个意思。”听出了对方言语之中的讽刺意味,李侍郎先是一怔,随即摆了摆手,“现下我等的处境不妙,应当收敛一些,切不可太过招摇,以免坏了两国的邦交,似贤侄今日这般招摇过市的行径,可不能再有了。”
李侍郎的言辞不算激烈,却也是指着唐钎的鼻子在骂了,明面上是让他注意自身安全,实则还不是担心自己的行为让使团的人也跟着受牵连?
唐钎幽幽叹了口气:“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想必李侍郎也能看得出来,咱们此番幽州之行根本就不可能功成身退了,看看整个驿馆里的那帮差役,只怕其中一人动手,也能将整个使团给灭了,晚辈此举,也只是自谋出路而已。”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680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